文|瀅媽
最近,我家瀅寶開始添加輔食了,米糊、米粥、瓜果泥,我們都陸續讓她嘗試。不過,這小傢伙十分愛米糊,對米粥卻不怎麼感興趣。她爺爺見狀說到:"是不是粥沒味道?給她加點鹽試試……"
在此之前,閱讀過輔食書籍的我馬上給予反駁:"這麼小的孩子哪用吃鹽"?
還好瀅寶爸緊接著補充到:"一歲之前不用吃鹽的!"(咳咳,看來也有提前做功課嘛~)
爺爺搬出過往的經驗說到:"你們小時候不也這樣喂大的?現在就說這不能吃那不能吃,不吃鹽哪有力氣,怎麼長身體?"
這時候,我得搬出有科學依據的理論知識來反駁了,畢竟咱們得堅持科學育兒。為什麼一歲內的寶寶不需要吃鹽?我們吃的食鹽,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鈉。我們需要吃鹽,需要的就是其中的「鈉」元素。而對於一歲內的寶寶而言,從母乳、配方奶粉和輔食中就能獲得生長發育所需的鈉元素,無需額外添加食鹽。若額外添加食鹽,那寶寶體內的鈉元素可就要超標啦。
聽完我的解釋,瀅寶爺爺和爸爸似乎茅塞頓開。接著我再來給他們科普,寶寶一歲內不吃鹽,對身體發育還有不少好處呢。具體是哪些好處?且聽我一一道來。
好處一:保護味蕾
相關科學研究表明:「寶寶出生就有味覺能力,1個月以內就能分辨甜、香等味道,4-5個月時對食物味道的改變已經非常敏感,6-12個月時是味蕾發育和口味偏好形成的關鍵期。」
在寶寶味蕾發育的關鍵時期,若長期被諸如食鹽、醬油、糖分等重口味調味品刺激,則容易使得寶寶的味蕾對味道的反應變得遲鈍,不利於味蕾的健康發育,同時還可能形成偏愛重口味的飲食習慣,甚至導致偏食、挑食,不利於身體發育。
2013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表示,給6-12個月大的寶寶吃的輔食應該不放調味品、不放鹽,儘可能少放糖,但可以添加少許食用油[1]。所以,為了保護寶寶的味蕾,應幫助寶寶養成清淡口味的飲食習慣,在寶寶一歲內不添加鹽,保留食物的天然口味。
好處二:保護腎臟
由於寶寶的腎臟各方面功能尚未發育成熟,而食物中大部分的鹽分都需通過腎臟完成代謝,加上鈉元素不易溶於水,如果寶寶長期攝入過量的鈉,其嬌嫩的腎臟將難以負荷鹽分的代謝,這就在無形中增加腎臟的負擔。
所以啊,不給一歲內寶寶吃鹽,也是為了保護他的腎臟,讓其健康發育。
好處三:保護鈣的吸收
網上流傳著這樣的一種說法:「少吃鹽=補鈣」。這是什麼意思呢?某科學家發現,鹽的攝入越多,隨尿液排出的鈣也隨之增多,進而直接降低鈣的吸收率。於是,便有人調侃稱少吃鹽就是非常經濟實惠的補鈣方式。而寶寶的生長發育離不開充足的鈣,不給一歲內寶寶吃鹽,也是幫助寶寶增加鈣質吸收的方式之一呢。
好處四:保護抗病能力
攝入食鹽過多,一方面可使唾液分泌減少,口腔內存在的溶菌酶也相應減少,以致病毒在上呼吸道黏膜「落腳」更安全;另一方面因為鈉鹽的滲透,上皮細胞被抑制,大大減弱或喪失了包括分泌干擾素在內的抗病能力[2]。
一歲前的寶寶,身體發育還不完全,抗病能力是比較弱的。而「無鹽」飲食,從某些程度上來說,也是保護寶寶抗病能力。
所以說,寶寶的飲食應講究清淡原則,應清淡飲食,除了不能吃鹽,也盡量減少糖分和其他調味品的攝入,儘可能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
長輩有些可能覺得"百味鹽為主",無鹽則食之無味。請不用大人的味道喜好,衡量寶寶的味覺。對於寶寶而言,哪怕我們大人覺得沒有味道的食物,他們也能吃得有滋有味,因為他們的味蕾十分靈敏,可以分辨出食物原本的味道。所以,在寶寶一歲之前,請給他無"鹽"的愛!
-END-
育兒是一場修行,養育孩子,修鍊自己。育兒之路任重道遠,願成為你的育兒夥伴,與你一起堅持科學、快樂育兒。
【參考資料】
[1]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2]李麗瑜. 低鹽飲食增強抵抗流感能力[J]. 工會博覽(下旬版), 2012(5):63-63.
原來寶寶一歲內不吃鹽,對身體有這些好處,還好現在知道了
文|瀅媽
最近,我家瀅寶開始添加輔食了,米糊、米粥、瓜果泥,我們都陸續讓她嘗試。不過,這小傢伙十分愛米糊,對米粥卻不怎麼感興趣。她爺爺見狀說到:"是不是粥沒味道?給她加點鹽試試……"
在此之前,閱讀過輔食書籍的我馬上給予反駁:"這麼小的孩子哪用吃鹽"?
還好瀅寶爸緊接著補充到:"一歲之前不用吃鹽的!"(咳咳,看來也有提前做功課嘛~)
爺爺搬出過往的經驗說到:"你們小時候不也這樣喂大的?現在就說這不能吃那不能吃,不吃鹽哪有力氣,怎麼長身體?"
這時候,我得搬出有科學依據的理論知識來反駁了,畢竟咱們得堅持科學育兒。為什麼一歲內的寶寶不需要吃鹽?我們吃的食鹽,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鈉。我們需要吃鹽,需要的就是其中的「鈉」元素。而對於一歲內的寶寶而言,從母乳、配方奶粉和輔食中就能獲得生長發育所需的鈉元素,無需額外添加食鹽。若額外添加食鹽,那寶寶體內的鈉元素可就要超標啦。
聽完我的解釋,瀅寶爺爺和爸爸似乎茅塞頓開。接著我再來給他們科普,寶寶一歲內不吃鹽,對身體發育還有不少好處呢。具體是哪些好處?且聽我一一道來。
好處一:保護味蕾
相關科學研究表明:「寶寶出生就有味覺能力,1個月以內就能分辨甜、香等味道,4-5個月時對食物味道的改變已經非常敏感,6-12個月時是味蕾發育和口味偏好形成的關鍵期。」
在寶寶味蕾發育的關鍵時期,若長期被諸如食鹽、醬油、糖分等重口味調味品刺激,則容易使得寶寶的味蕾對味道的反應變得遲鈍,不利於味蕾的健康發育,同時還可能形成偏愛重口味的飲食習慣,甚至導致偏食、挑食,不利於身體發育。
2013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表示,給6-12個月大的寶寶吃的輔食應該不放調味品、不放鹽,儘可能少放糖,但可以添加少許食用油[1]。所以,為了保護寶寶的味蕾,應幫助寶寶養成清淡口味的飲食習慣,在寶寶一歲內不添加鹽,保留食物的天然口味。
好處二:保護腎臟
由於寶寶的腎臟各方面功能尚未發育成熟,而食物中大部分的鹽分都需通過腎臟完成代謝,加上鈉元素不易溶於水,如果寶寶長期攝入過量的鈉,其嬌嫩的腎臟將難以負荷鹽分的代謝,這就在無形中增加腎臟的負擔。
所以啊,不給一歲內寶寶吃鹽,也是為了保護他的腎臟,讓其健康發育。
好處三:保護鈣的吸收
網上流傳著這樣的一種說法:「少吃鹽=補鈣」。這是什麼意思呢?某科學家發現,鹽的攝入越多,隨尿液排出的鈣也隨之增多,進而直接降低鈣的吸收率。於是,便有人調侃稱少吃鹽就是非常經濟實惠的補鈣方式。而寶寶的生長發育離不開充足的鈣,不給一歲內寶寶吃鹽,也是幫助寶寶增加鈣質吸收的方式之一呢。
好處四:保護抗病能力
攝入食鹽過多,一方面可使唾液分泌減少,口腔內存在的溶菌酶也相應減少,以致病毒在上呼吸道黏膜「落腳」更安全;另一方面因為鈉鹽的滲透,上皮細胞被抑制,大大減弱或喪失了包括分泌干擾素在內的抗病能力[2]。
一歲前的寶寶,身體發育還不完全,抗病能力是比較弱的。而「無鹽」飲食,從某些程度上來說,也是保護寶寶抗病能力。
所以說,寶寶的飲食應講究清淡原則,應清淡飲食,除了不能吃鹽,也盡量減少糖分和其他調味品的攝入,儘可能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
長輩有些可能覺得"百味鹽為主",無鹽則食之無味。請不用大人的味道喜好,衡量寶寶的味覺。對於寶寶而言,哪怕我們大人覺得沒有味道的食物,他們也能吃得有滋有味,因為他們的味蕾十分靈敏,可以分辨出食物原本的味道。所以,在寶寶一歲之前,請給他無"鹽"的愛!
-END-
育兒是一場修行,養育孩子,修鍊自己。育兒之路任重道遠,願成為你的育兒夥伴,與你一起堅持科學、快樂育兒。
【參考資料】
[1]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2]李麗瑜. 低鹽飲食增強抵抗流感能力[J]. 工會博覽(下旬版), 2012(5):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