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圖片來源於網路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還算合格的媽媽,我的兒子上小學二年級,身體健康,活潑開朗,愛打籃球,會游泳,愛畫畫,愛看書,學習成績不是班級里最好的,但始終保持在95分以上,我很滿足,認為只要孩子一直保持這樣就可以了,可是就在我給孩子報了英語補習班之後,一切都變了,我開始懷疑自己了。
因為公立小學三年級才開始學習英語,所以我一直沒有給孩子報英語班,可是到了一年級下學期我發現班裡40多個孩子,只有幾個沒開始學習英語了,而我家熊孩子就是其中的一個。於是經過多方比較,精挑細選,在朋友的推薦下,最終選擇了孩子現在學習的英語機構,成了一名插班生。註:圖片來源於網路
開始學習的第一節課,我早早的把孩子送進教室,自己在家長休息區找了個最好的位置。上課後,休息區坐滿了家長,有家長友好地和我打了招呼,問我孩子多大了,哪個學校的,在哪個英語老師的班,聽我說完老師的名字,有個女家長問我:「你兒子和我女兒一邊大,怎麼才開始學英語呢?」
我很詫異的問她晚嗎,她說她家女兒從四歲的時候就開始學英語了,然後又問了我孩子除了英語還學了什麼,我說有籃球,游泳和畫畫,這下輪到她詫異地和我說:「沒別的了?二年級了沒學大語文,奧數之類的嗎?」
我搖搖頭,其實我連大語文是什麼都不知道,和現在語文難道不一樣嗎?看來我的見識還是太少了,我只能虛心的問她孩子都學了什麼,於是那位家長開始向我介紹她女兒正在學的課程,文化類的興趣類的加起來能有七八樣。
她剛說完就有別的家長問她奧數在哪學的,國學哪家好,聊天的人也多了,幾個家長聊的熱火朝天,什麼該學,該什麼時候學,什麼必須補,去哪補,聊到好的教育機構和老師,有家長還立刻向別人要了微信名片,而我則變成了英語試聽課上的熊孩子,像聽天書一樣的聽家長們聊天,我只能時不時的點頭表示認同,根本沒有發表意見的餘地。
後來我終於還是沒忍住,提了一個問題:「這麼多課,那孩子是不是放學後全都有課啊?有休息的時候嗎?」
「哪有休息啊!整個一周的晚上都有課,周六周日更多,排得滿滿的,現在辛苦點將來就知道好處了。再說了,他們上課,我們也得陪著,比他們還累!」
「哦!」我又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又開始做一名忠實的吃瓜群眾了。
就這樣,很快的一個半小時就過去了,孩子們下課出來時,幾個家長還沒聊完,我趕緊拉著熊孩子同大家打過招呼迅速離開了。
回家後,我認真的百度了國學,大語文,奧數,全腦開發等內容,給自己補了個課。註:圖片來源於網路
三天後的第二節英語課,我決定不參與聊天,就在休息區找了個角落,低調的隱藏自己,還好上次聊天的那個女家長沒來,其餘幾個聊過天的家長也都坐的比較遠。
我用手機刷著新聞,正看得起勁,卻被身邊兩個家長的話題吸引了,兩個女家長應該是以前就認識,聊天的聲音不大,先是聊著購物的事,後來忽然一個家長問另一個:「唉,對了,你家孩子中學定了嗎?去哪個中學?」
我一激靈,忍不住抬頭看了看,這個時間有兩個班在上課,一個二年級一個三年級,這兩個家長應該是三年級的,但是三年級就開始考慮中學了嗎?我感覺我的好奇心又被勾起來了。
「沒有,想讓他考XX中學或者XX中學(我們這裡最好的兩所初中),要是考不上就得去劃片學區了,學區不好,不想去啊!」「你不是為了孩子上學又買了一個房子嗎?那房子學區不是重點嗎?」「那邊也不太行,那邊是新開的分校,不是總校,分校和總校有差距啊!」
於是兩個人就分校和總校的差距聊了起來,又分析了幾個重點中學各自的優劣勢,以及每個學校小升初考試的側重點,後來一個家長還把話題上升了一個高度,對另一個家長說:「我覺得你應該搬家,搬去你家新房子的小區。」「為啥啊?不愛搬啊,那裡離現在的學校遠,不方便。」「你不能光考慮方便的事,你得從總體考慮,你家現在這個小區整體環境不行,居民素質也不行,對孩子的影響不好。你新房子那個小區算是高檔社區了,居民素質啊,整體環境啊,都比現在的好很多,連補課班都比這邊好,孩子在那邊接觸的人不一樣,看的東西不一樣,學的也不一樣,肯定比這邊高几個檔次。」「嗯,你說得也有道理,我真得考慮考慮,這邊的家長都不怎麼注重孩子培養,大風氣不好也不行啊!」
聽她倆聊到這,我忽然想起了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講的是上海一個保姆阿姨從小區內孩子放學後的各種形為看出僱主家的小區環境不好檔次不夠從而想要辭職的事情,簡直和這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我聽著聊天,對比著自己的情況,連手機新聞都沒看進去。我家孩子就近入學,一個重點小學的分校,分校確實和總校差距很大,但我以前怎麼就沒覺得有什麼問題呢?到現在為止,我還沒考慮過中學的事情,也沒考慮要換房子,一是沒有認識到學區房的重要性,二是我也真是經濟條件有限,沒實力啊!我居住的小區就是個普通小區,居民大都是普通的上班族,小區內孩子很多,晚上隨處可見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玩耍,整體環境應該也算不上好,這樣看來我也應該好好考慮一下了。
第二節課結束後我認真的思考了一下,我覺得我不僅給孩子報了個班,我也給自己找了個地方接受教育了。我並不認可這些家長們的一些做法,覺得和我一直堅持的理念有偏差,但最可怕的是我不得不承認,他們說的真的很有道理,在那一瞬間真的很能打動我,讓我對自己產生了懷疑,讓我覺得自己是不合格的。
我嘗試和兒子溝通,問他願不願再學點啥,他放下手裡的樂高瞪著我說:「你想累死我啊?你還是我親媽不?」不不不,我是親媽,如假包換的親媽!
於是在陪孩子上了兩節英語課之後,我果斷地撤離了家長休息區,現在去上課,我把孩子去後就迅速離開回家或者在附近轉轉,差不多到下課時間再回去接他。我覺得我現在輕鬆了許多,即使我與其他家長的差距一直都在,但只要不暴露,隱藏著,我還是一個合格的媽媽!
陪孩子上了兩節英語課,我果斷地撤離了家長休息區
註:圖片來源於網路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還算合格的媽媽,我的兒子上小學二年級,身體健康,活潑開朗,愛打籃球,會游泳,愛畫畫,愛看書,學習成績不是班級里最好的,但始終保持在95分以上,我很滿足,認為只要孩子一直保持這樣就可以了,可是就在我給孩子報了英語補習班之後,一切都變了,我開始懷疑自己了。
因為公立小學三年級才開始學習英語,所以我一直沒有給孩子報英語班,可是到了一年級下學期我發現班裡40多個孩子,只有幾個沒開始學習英語了,而我家熊孩子就是其中的一個。於是經過多方比較,精挑細選,在朋友的推薦下,最終選擇了孩子現在學習的英語機構,成了一名插班生。
註:圖片來源於網路
開始學習的第一節課,我早早的把孩子送進教室,自己在家長休息區找了個最好的位置。上課後,休息區坐滿了家長,有家長友好地和我打了招呼,問我孩子多大了,哪個學校的,在哪個英語老師的班,聽我說完老師的名字,有個女家長問我:「你兒子和我女兒一邊大,怎麼才開始學英語呢?」
我很詫異的問她晚嗎,她說她家女兒從四歲的時候就開始學英語了,然後又問了我孩子除了英語還學了什麼,我說有籃球,游泳和畫畫,這下輪到她詫異地和我說:「沒別的了?二年級了沒學大語文,奧數之類的嗎?」
我搖搖頭,其實我連大語文是什麼都不知道,和現在語文難道不一樣嗎?看來我的見識還是太少了,我只能虛心的問她孩子都學了什麼,於是那位家長開始向我介紹她女兒正在學的課程,文化類的興趣類的加起來能有七八樣。
她剛說完就有別的家長問她奧數在哪學的,國學哪家好,聊天的人也多了,幾個家長聊的熱火朝天,什麼該學,該什麼時候學,什麼必須補,去哪補,聊到好的教育機構和老師,有家長還立刻向別人要了微信名片,而我則變成了英語試聽課上的熊孩子,像聽天書一樣的聽家長們聊天,我只能時不時的點頭表示認同,根本沒有發表意見的餘地。
後來我終於還是沒忍住,提了一個問題:「這麼多課,那孩子是不是放學後全都有課啊?有休息的時候嗎?」
「哪有休息啊!整個一周的晚上都有課,周六周日更多,排得滿滿的,現在辛苦點將來就知道好處了。再說了,他們上課,我們也得陪著,比他們還累!」
「哦!」我又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又開始做一名忠實的吃瓜群眾了。
就這樣,很快的一個半小時就過去了,孩子們下課出來時,幾個家長還沒聊完,我趕緊拉著熊孩子同大家打過招呼迅速離開了。
回家後,我認真的百度了國學,大語文,奧數,全腦開發等內容,給自己補了個課。
註:圖片來源於網路
三天後的第二節英語課,我決定不參與聊天,就在休息區找了個角落,低調的隱藏自己,還好上次聊天的那個女家長沒來,其餘幾個聊過天的家長也都坐的比較遠。
我用手機刷著新聞,正看得起勁,卻被身邊兩個家長的話題吸引了,兩個女家長應該是以前就認識,聊天的聲音不大,先是聊著購物的事,後來忽然一個家長問另一個:「唉,對了,你家孩子中學定了嗎?去哪個中學?」
我一激靈,忍不住抬頭看了看,這個時間有兩個班在上課,一個二年級一個三年級,這兩個家長應該是三年級的,但是三年級就開始考慮中學了嗎?我感覺我的好奇心又被勾起來了。
「沒有,想讓他考XX中學或者XX中學(我們這裡最好的兩所初中),要是考不上就得去劃片學區了,學區不好,不想去啊!」「你不是為了孩子上學又買了一個房子嗎?那房子學區不是重點嗎?」「那邊也不太行,那邊是新開的分校,不是總校,分校和總校有差距啊!」
於是兩個人就分校和總校的差距聊了起來,又分析了幾個重點中學各自的優劣勢,以及每個學校小升初考試的側重點,後來一個家長還把話題上升了一個高度,對另一個家長說:「我覺得你應該搬家,搬去你家新房子的小區。」「為啥啊?不愛搬啊,那裡離現在的學校遠,不方便。」「你不能光考慮方便的事,你得從總體考慮,你家現在這個小區整體環境不行,居民素質也不行,對孩子的影響不好。你新房子那個小區算是高檔社區了,居民素質啊,整體環境啊,都比現在的好很多,連補課班都比這邊好,孩子在那邊接觸的人不一樣,看的東西不一樣,學的也不一樣,肯定比這邊高几個檔次。」「嗯,你說得也有道理,我真得考慮考慮,這邊的家長都不怎麼注重孩子培養,大風氣不好也不行啊!」
聽她倆聊到這,我忽然想起了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講的是上海一個保姆阿姨從小區內孩子放學後的各種形為看出僱主家的小區環境不好檔次不夠從而想要辭職的事情,簡直和這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我聽著聊天,對比著自己的情況,連手機新聞都沒看進去。我家孩子就近入學,一個重點小學的分校,分校確實和總校差距很大,但我以前怎麼就沒覺得有什麼問題呢?到現在為止,我還沒考慮過中學的事情,也沒考慮要換房子,一是沒有認識到學區房的重要性,二是我也真是經濟條件有限,沒實力啊!我居住的小區就是個普通小區,居民大都是普通的上班族,小區內孩子很多,晚上隨處可見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玩耍,整體環境應該也算不上好,這樣看來我也應該好好考慮一下了。
第二節課結束後我認真的思考了一下,我覺得我不僅給孩子報了個班,我也給自己找了個地方接受教育了。我並不認可這些家長們的一些做法,覺得和我一直堅持的理念有偏差,但最可怕的是我不得不承認,他們說的真的很有道理,在那一瞬間真的很能打動我,讓我對自己產生了懷疑,讓我覺得自己是不合格的。
我嘗試和兒子溝通,問他願不願再學點啥,他放下手裡的樂高瞪著我說:「你想累死我啊?你還是我親媽不?」不不不,我是親媽,如假包換的親媽!
於是在陪孩子上了兩節英語課之後,我果斷地撤離了家長休息區,現在去上課,我把孩子去後就迅速離開回家或者在附近轉轉,差不多到下課時間再回去接他。我覺得我現在輕鬆了許多,即使我與其他家長的差距一直都在,但只要不暴露,隱藏著,我還是一個合格的媽媽!